欢迎进入科技大田!   登入  |  注册
位置:科技大田VR产业专题>>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VR挑战24小时:体验篇(上)


“现在是2017年12月20日早上10点10分——3,2,1,开始了啊——”


在导演蒋赵星报出这个时间点的同时,我按下了OBS的“录制”按键,回身拿起了小桌上的HTC Vive头显扣在脸上,正式开始了挑战。


说实话,作为当事人,彼时彼刻我完全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触。归根结底,除了时间略长之外,这项活动和我过去18个月身为VR媒体人所做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决定性的区别,不是吗。


ACT 1:热身


和大多数PC平台的压力测试任务相似,这项挑战的设备器材能不能撑下来,开局的两小时基本上就能见分晓。正因如此,在内容规划阶段再三斟酌之后,我选择了两款在各方面皆具代表性且硬件配置需求相对不高的VR游戏作为了热身阶段的主角:


《The Lab》&《Audioshield》。


我不信除了我没人这么玩过……


《The Lab》大家都不陌生,林林总总的8个子项目加起来,体验时长正好是一小时多一点——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用散落在大厅各个角落里的咖啡杯玩叠叠乐,以及用体验过《Longbow》项目之后得到的长弓乱射主场景里的小黑人,外加用体验过《Xortex》项目之后解锁的无人机遛狗的话,实际的流程时间还会更长不少。


这下你明白为什么V社要选择一只汪而不是一只喵放进《The Lab》里了吧


当然,我肯定不会忽略《Postcards》项目里的那两个隐藏场景,毕竟现如今想要见识一下V社在Inside-out VR方案上的探索,这个途径是最方便也最直观的。


圈里人一定要来看看


至于《Audioshield》,相信去过VR线下体验店的朋友多少应该不陌生了——尽管在传统音乐游戏玩家看来,这款特效不够绚丽、缺乏COMBO奖励甚至连Good/Great/Perfect命中都欠奉的作品是如此简陋,但对于欣赏品味五花八门导致常规音游曲目列表完全无法满足胃口的打口带爱好者来说,这部作品俨然是现阶段最能满足他们音乐体验夙愿的头号VR杰作,没有之一。


主题虽然是旋律节奏,但《Audioshield》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游


换句话来说,《Audioshield》的游戏乐趣取决于诸位的曲库池深度,倘若你拥有足够多元化的音乐欣赏经验,那么这款游戏带给你的乐趣和重复体验价值势必会远远超过最开始的预想。


顺带一提,这款VR游戏和市面上的音乐App相性颇高


总之,在经过两小时有余的热身之后,本次挑战的第一环节顺利宣告完成。和预想的结果基本一致,大多数事先做好的准备都完整发挥了功用;唯一的意外在于,由于《Audioshield》的运动量实在可观,薄荷滤管发挥的功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ACT2:眼见为实


结束了轻松愉悦的热身环节,紧随而至的马上便是正题——看看内容列表里的“速度感”这个关键字,有点经验的朋友应该马上就能理解这个环节的验证主题:没错,身为一枚爱好VR的耿直Boy,我当然不会把大家关注的头号热点留在压轴环节吊人胃口,让咱们开局就把重头戏搞起吧:


《Race The Sun》&《Rez Infinite》


除了速度感之外一无所长的VR游戏,然而足矣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作为Steam平台“最快”的VR游戏之一,站着体验《Race The Sun》无异于自寻死路,再加上之前的热身环节已经站足了两个多小时,因此在正式开搞之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了张凳子安安稳稳地坐下——嗯,果然,这下舒坦多了,再夸张的速度感有了“稳坐钓鱼台”的踏实感似乎也变得不再难熬。然而好景不长,愉快地体验了几分钟之后,一个新问题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


饭点到了,一顿不吃饿得慌。


考虑到彼时已经是13:00左右,午间粒米未进招致这个结果似乎也不足为怪——于是乎,开局前准备好的磨牙饼干算是派上用场了。


打仗就是拼后勤,这场挑战也一样


甜咸适中的口味加上可观的热量让这一餐似乎也没有那么寒酸,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毫无水分不易下咽罢了——不过,一开始准备的运动水壶不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么?


没错,柱子上是中文


总之,在吃喝不愁再战三年无忧的快活气氛中,“眼见为实”的第二部分(包括后面的Rez Infinite)顺利落下了帷幕——时长依旧是两个小时有余。至于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句:


很遗憾,这个有吃有喝有速度有天旋地转的环节没能像史蒂夫·巴克预期的那样呕吐得不省人事。很抱歉让期待上演闹剧的诸位扫兴了,我很高兴。


姿势蜜汁同步,我故意的


顺带一提,这个章节仅仅是对“VR眩晕”话题的一点白描式的体验记录,这个环节的主题分析当然不会仅此而已,我们后面另有独立文章详细分解。


ACT3:孤岛之外


本次挑战的重点目标之一完成之后,留给白天时段的剩余环节似乎变得轻松了许多;而对于已经在VR世界(以及汗水)当中浸泡了将近五个小时的我来说,是时候来找人聊聊天透口气了——把《Rec Room》加进列表里果然是个好主意,虽然不清楚在这个时间点还有多少人在线就是了……


这次只是演示,下周我会用一款国产应用探讨一下VR社交这个概念


结果出乎意料地还算不错:上线没过多久我就交上了新朋友(目测是个来自英语系国家的妹子……姑且这么认为吧),虽然彼此之间的言辞交流基本属于鸡同鸭讲,但拜《Rec Room》丰富的交互手段和道具所赐,实际的社交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语言不通就用手势比划来交流,实在没有共同语言还可以通过一起玩游戏来代替尬聊,即便相距“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度还有差距,但VR社交有别于传统SNS的亮点,《Rec Room》确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二。


赏心悦目的Retro画风,当然这远远不是WebVR的全貌


除了上线调戏国外友人,VR与互联网能够碰撞出的火花还有更多——《Janus VR》就是一扇呈现WebVR魅力的窗口:虽然实用性依旧无从谈起,Bug和槽点更是层出不穷,但当我进入一个新空间发现自己正站在《洞窟物语》的全景地图边缘,熟悉的旋律开始在耳边响起时,呈现在我面前的,已经是互联网的新一代进化形态了。


没错,全景化的《洞窟物语》外壁喔


和之前的两个环节相比,ACT3的时长要略短一些——造就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各种调试额外耗费了一点时间之外,还有另一项更现实的理由:


越来越热了。


ACT4:夜场之前


太热了,真是越来越热了——挑战开始8个小时之后,尽管HTC Vive和PC本身依旧稳定如昔,但对于佩戴者本身来说,热量本身已经愈发变得不容忽视了——薄荷滤管早已失去了效用,防雾剂也变成了周期性的两小时一补充,即便如此,我依旧可以看到凝结成液滴的汗水在镜腔内的眼镜片上缓缓流下。实话实话,到了这个阶段,阻碍挑战继续的并不是饥饿、干渴、视觉疲劳乃至内容乏味这些周边因素,整套VR系统真正的关键缺陷只有一项,那就是汗雾弥漫的恶劣佩戴感受。


为什么要叫SUPERHOT而不是SUPERCOOL,多玩一会就明白


正因如此,我才对选择《SUPERHOT VR》这款游戏作为体验项目多少感到有些后悔,才会让原本计划沉浸体验的《FALLOUT 4 VR》草草收场——眼看时针已经划过了21:00,挑战的下半场即将开始,然而此时此刻内容列表上未曾体验过的只剩下了一款游戏,接下来的漫漫长夜究竟应该如何渡过呢?


别急,在下一篇文章中,就让我为诸位揭晓下半场的真相。


87870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及链接,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